安阳师范学院学报
    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我读《错斩崔宁》

编者按:

“中国古代小说研究”是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面向本科高年级同学开设的课程。任课老师侯晓晨介绍,虽然课名里有“研究”二字,但本意并不是做“高大上”的学术研究,也不是把古代的小说作品作为不容置疑的经典“供”起来读。课堂上,侯老师按照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顺序,选择若干精彩的作品,与同学们一起品读。同学们提交的课程作业中,对小说人物的理解都能突破“非正即邪”的单一、片面的模式,“爱而知其恶,憎而知其善”,感受到多面、立体的人物形象。

这里选登的优秀作业体现出同学们的所思所感所得,闪现出智慧的火花。这样的分享是我们与高校的一种尝试,欢迎更多高校的参与。

《错斩崔宁》原是宋代的一篇话本小说,作者不详,明朝末年被冯梦龙选入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三卷,后来还被改编成了各种戏曲,比如《十五贯戏言成巧祸》《双雄梦》《十五贯》等。故事写刘贵从丈人处借来十五贯钱,喝醉回到家后,逗小妾陈二姐说钱是卖她得的,便睡下了。陈二姐伤心地去邻居家借宿了一晚,第二天便回娘家了。不料刘贵家进了小偷,刘贵被杀,十五贯被偷。第二天邻居见刘贵被杀,又听说陈二姐走了,就去追赶陈二姐,路上正见陈二姐与一个后生崔宁并行,且崔宁身上又碰巧带了十五贯钱,于是把这两人捉去送官。刘贵丈人和大娘子以及所有邻居都一口咬定此二人勾搭成奸、谋财害命,两人被官府屈打成招后处死。刘贵大娘子偶然被山大王掳到山上,得知山大王就是当年害死刘贵的歹人,于是告官。新任府尹查实案情后将山大王逮捕处斩,十五贯冤案终于昭雪。

我认为这是个符合传统模式的好故事,值得人们拍案叫绝、口耳相传。不过《错斩崔宁》这个题目相对于整个故事来说并不恰当。一个小说的题目是对整个故事的核心思想或事物的提炼,如《珍珠衫》《李娃传》,起到的是提纲挈领的作用。而“崔宁”在故事中尽管枉死,但他毕竟是一个次要人物,也没有十分特殊的身份,对小说情节发展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而已,因此没有必要把这个人的名字写进题目,这容易误导看客把他当成主要人物。当然作者的目的可能就是想让人误解,产生“崔宁是谁?”“他到底为什么被错斩?”的疑问,从而勾起读者观看的欲望,但这个设计不够巧妙。不过,总体来说,我还是很欣赏这篇话本小说的。

第一次看这篇小说,我就感觉它与其他的话本小说不太一样。因为一般的话本小说不是偏重于用诗词歌赋来炫技,就是用妖魔鬼怪来骇人,赶考书生、纨绔子弟、贪官无赖、鬼妖美女、始乱终弃、报恩、复仇等是必备元素。因此剧情发展的“套路”痕迹偏重,仿佛看了开端就能猜出结尾。但是这篇《错斩崔宁》与众不同,它讲述的是寻常小人物的故事,却比那些利用诗词文采或妖鬼美女吸睛的小说更加引人入胜。小说全篇的情节发展都是用一个接一个的巧合推动的。从刘贵开玩笑说把陈二姐卖了开始,刘贵开玩笑导致陈二姐不拴门就离了家;不拴门导致小偷进来了;如果刘贵没有追逼小偷就不会被杀;而崔宁如果没有搭讪陈二姐,两人就不会一起走;两人不并行就不会被邻居误会成奸夫淫妇;如果崔宁没有背着十五贯钱,官府也许会因为找不到证据而从长计议;大娘子如果没有被山大王掳走,也不会得知山大王就是凶手;最后,如果府尹仍然是之前那个昏官,没有换新的呢?可能别提翻案,大娘子的性命都会受到威胁。这种蝴蝶效应般环环相扣的情节设计,让人感到意料之外,又在情理之中,这应该是此篇小说广受欢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。

其次,这个小说在保证情节曲折离奇,具有高度可看性的同时,揭露和讽刺了官场黑暗和贪官污吏,将教育意义巧妙地融进字里行间,发人深省、引人深思。我想着重探讨一下这篇小说的教育意义。第一层肯定是玩笑别开大了。刘贵醉了,又嫌弃陈二姐开门慢了,所以跟她开玩笑说把她给卖了,他的语气状态和神情再加上货真价实的十五贯钱,使陈二姐信以为真,又气又怕,不想再跟这个薄情的人待在一起,所以离家出走,而门只能从里面拴上,所以导致了后面的惨剧。其实从某种层面说,刘贵的死,很大一部分原因怪他自己,祸从口出不是没有道理的。玩笑可以开,但得分时机、分场合、分身份等。而且如果对方产生了气愤等负面情绪,一定要解释清楚,以免引起误会,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。小说开篇魏鹏举和妻子玩笑丢官的小故事还算轻的,真到了十五贯这个故事的地步也不是完全没可能的。第二层是,不要当愚昧自私的围观者。刘贵的玩笑首先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,但刘贵一家的邻居们也是酿成惨剧的罪魁祸首之一。有个成语叫三人成虎。大街上本没有老虎,一个跟你说大街上有老虎你不信,那两个人跟你说呢?三个人呢?你会不会渐渐信以为真?刘贵的邻居们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提出本案的疑点,全都为了撇清嫌疑而一口咬定是陈二姐和奸夫谋财害命!可见声援的力量多么强大——既能推动正义的革命成功,又能迫害一个甚至多个无辜的人命丧黄泉。所以作为一个成熟的人,我们一定要肩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对是非有自己明确清醒的判断,不要人云亦云、随波逐流,因为量变引起质变,舆论可以救人于水火,也能害人于无形。